10月末,在奉贤某建筑工地干了一年泥水活的老李,就开始向“包工头”讨要工资。和老李一起的还有多名工友,他们拿不到工资的原因是建筑公司未能给包工头结清钱款,而建筑公司又与上一层公司存在经济纠纷,最终陷入了连环债务。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建筑行业欠薪深层次的原因,可能跟一些施工单位违规操作、层层转包有关,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最底层的农民工就可能拿不到工钱。
工人:我们到底该问谁要钱
11月,上海天气已经开始转冷。50岁的老李听工友说,他们没有拿到工资,跟总部位于杨浦区的一家建筑公司有关。于是,一帮工人到建筑公司门口又冷又饿地待了两天,可工钱仍然没有要来。最终,当地派出所上门调解,让老李到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
事情源于今年年初,某物流集团奉贤分公司要在奉贤建分发中心,其中的一部分工程外包给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再将其中部分活转包给“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接到项目后,找了包工头小左,小左最终将活分摊给泥水匠老李、电工老周等。
因为劳务公司和建筑公司经济问题没有理清,在这层层转包之后,最底层的工人们拿不到钱。
“包工头给我们写了欠条,但他自己也没拿到钱,也是受害者,而且上面还有三家公司,我也不知道到底该问谁要钱了。 ”老李觉得这事情不太靠谱了。
包工头:我也被劳务公司欠钱
小左来自四川南充,是老李所说的包工头。
“劳务公司一共欠了我22万元,其中十几万元是工人工资,另外六七万元是我的。 ”小左说,他下面原本有40多个工人,有很多工人是他从南充老家带来的,还有很多是安徽、河南的。他拿到大部分工程款后,先将安徽、河南的工人工资发了,四川老乡的工人,大家彼此比较熟悉,都认他一个老情面,就暂时缓一缓。但是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工人们如果拿不到钱,他也无脸回家见父老乡亲。
小左说,今年4月,他从劳务公司接到泥水工程,10月底工程结束。他向劳务公司催讨余款,被劳务公司拒绝,无奈之下,他只能求助当地派出所和建委,在两个部门的帮助下,劳务公司拿出部分欠款发放给农民工,剩余部分则打了欠条,后他多次讨要余款无果。
记者采访时,小左已向奉贤法律援助中心提交了申请,该案件已交由法援律师处理。
对于此时,劳务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刚与建筑公司进行了“谈判”,目前,他们会让下面所有项目组再列一张详细列表给建筑公司。
而建筑公司负责人则表示,他们早就结清了所有款项,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是包工头恶意讨薪。
法援中心:禁止建筑行业层层转包
记者从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业务科张敏科长处了解到,对于建筑工程的层层转包,国务院早有明文禁止,上海市也在一直规范这方面的行为。这两年,大公司在这方面越来越规范,而具体到小公司,操作可能就没那么规范了。
张科长表示,像老李等人遭遇欠薪,还是有很多解决办法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向各层转包公司索赔。法律援助中心对农民工维权,有专门的绿色通道。农民的工资纠纷和工伤索赔,不必提供经济收入证明,法律援助中心就可以直接受理。受理法援案件后,法院一般都能做到快收、快审、快结。而且,由于农民工联席会议、工程保证金等制度保障,讨薪案件的赔付概率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