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奉贤人才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其他频道 > 最新资讯 > 奉贤特色农业旅游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奉贤特色农业旅游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作者:奉贤人才网 时间:2011/8/31 阅读:504次

  据奉贤区委宣传部消息:农业旅游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以传统的农业资源为基础开发旅游产品,集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形态,也称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奉贤调查队调查,近几年,奉贤农业旅游的发展使各种农业资源被盘活,带动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用进一步显现。

  餐饮和购物推动奉贤农业旅游收入

  经调查,2010年奉贤区共上报农业旅游点33家。从类别来看:世博观光农园13家、4A级景区1家、3A级景区5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从经营形式来看:以公司形式运作的农业旅游点比重最高,有16家,占将近半数。全区33家农业旅游点占地面积4085.20公顷,日接待游客能力达4.65万人,其中日接待能力在5000人(含5000人)以上的有5个点。2010年实现直接营业收入1.4亿元,餐饮收入和购物收入占比最大,分别占43.5%和36.3%,其中购物收入约九成为农副产品,销售收入4389.2万元。全年接待游客273.62万人次,人均每次消费约50余元。

  世博观光农园引领奉贤农业旅游发展

  2010年全区13家农业旅游点被命名为世博观光农园。5月—10月期间,世博观光农园相继推出一系列的农家田园休闲游活动,共接待游客72.34万人,其中海湾都市菜园和海湾国家森林公园6个月内接待游客16万人次和7万人次,分别占22.1%和9.7%。其中接待团队游客31.2万人次,占全年团队游客总数的64.8%。实现直接营业收入3856.01万元,其中门票总收入1077万元,占27.9%;带动餐饮、购物收入2381.44万元,占直接营业收入的61.8%。

  特色节庆活动丰富了奉贤农业旅游内容

  农业旅游不仅仅是依托传统农业资源,更需要体验生产劳作,参与农村节庆活动,了解农村生活习俗。近几年奉贤大力整合农业资源,以“花米庄行”景区为例,成功打造了“菜花节、伏羊节、品米节”等节庆活动。2010年菜花节期间,主会场区域共接待各地游客40.2万人次,直接收入510万元,带动旅游收入2600多万元;伏羊节期间,接待游客18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20%,美食广场及周边农家乐实现旅游消费1055万元,同比去年增长40%,并带动庄行蜜梨及其它农副产品销售960余万元。

  农业旅游有序发展带动了农民就业

  随着农业旅游效益不断显现,逐渐开始吸引一批农民从单纯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到与农业旅游相关的服务行业中来。2010年底全区33家农业旅游点年末从业人员1758人,其中解决本地农民就业974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5.4%;解决季节性农民就业425人;农业旅游规模化的发展也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就业的机会,至2010年底共成立农家乐合作社13家,出资社员120人,带动周边社员365人。

  农业旅游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据了解,2010年全区从事农业旅游相关工作的本地农民平均工资1432元/月,高出全区农村居民平均月可支配收入30%以上。近几年,奉贤农业通过与旅游“联姻”,盘活了传统的农业资源,拓展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形成了农旅一体的发展新模式。庄行蜜梨、青村黄桃等知名农副产品成功转型为著名旅游产品。据统计,2010年庄行蜜梨总产值5453万元,使当地农民人均增收2048元;青村黄桃总产值7367万元,当地农民人均增收1660元。同时休闲农业快速发展,通过采摘、体验等旅游新模式带动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比如每年春天上市的奶油草莓,市场价在15元左右,平时游客采摘期间卖到25元/斤,在菜花节期间通过游客采摘、体验方式甚至可以卖到50元/斤;夏天的庄行蜜梨采摘活动期间,11个授牌的蜜梨采摘园收取门票10元,间接提高了蜜梨本身的价值,切实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业旅游带动规模化种植成为“三农”发展有效载体

  农业旅游产业的发展,紧密了一、三产业的内在联系,形成了一、三产业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伏羊节”和“黄桃节”两大节庆活动的举办,奉贤区两大特色旅游产品庄行密梨和青村黄桃的品牌知名度大为提升,反过来又促使农民加大投入,扩大生产,形成规模经营和产业集聚,全区蜜梨种植面积和产量3/4集中在庄行;黄桃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有一半多在青村。大农业和大旅游得到有机结合,既推动了奉贤区农业旅游的发展,又加快了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来源:奉贤人才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