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片段: 近日,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发布“2010中国最佳人力资源典范企业”招聘报告。报告以“关注青年员工”为主题,评选出在新的人口结构下, 100家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薪酬管理、绩效考评、员工培训等方面表现卓越的中国企业。包括49家外商独资企业、15家合资企业、18家民营企业和18家国有企业荣登榜单。 |
用人企业大规模招聘 80后渐成职场“新贵”
数据显示,2010年,100家典范企业共招聘员工181634人;计划招聘2011高校毕业生43522人;2010年每招聘3人中,有2人是80后。100家典范企业2010年人才需求量比2009年增长12.5%,其中36家企业2010年的招聘量超过2009年员工总数的20%。
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能源、汽车和机械自动化等行业的技术人才格外受宠
国内人才市场供给不足
企业放眼海外
在对100家典范企业的调查显示,如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定制更加精准。根据前程无忧的统计,100家典范企业招聘的职位和简历比平均超过1:300。典范企业抱着人才管理从“招对人”开始的观念,在人力资源经理带领下组成实力强大的招聘团队,抱着“宁缺勿滥”的态度,在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可谓“阅人无数”,并着手建立企业的人才库。
中国的人才市场正逐渐成为全球化的人才市场。由于典范企业扩张和转型,对人才需求的数量迅速上升,同时对人才能力要求与以往不同,国内市场的人才供给无法满足企业,致使超过一半的典范企业开始在全球市场搜寻人才。而典范企业在多个区域和多个国家的经营活动,也为企业吸纳海外人才带来便捷。目前从区域来看,海外人才来自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最多;从行业来看,能源、汽车生产和机械自动化需求最盛;从岗位来看,对海外专项技术人才的需求超过管理人才。
随着80后进入而立之年,他们逐渐担当起各企业的骨干与主力,百家企业2010年每招聘3人中有2人是80后
80后成职场“主流”
带来职场新规则
报告同时称,目前,“80后”在企业中渐成主角。2010年,100家典范企业招聘员工中80后占招聘总量的64.9%,80后在100家典范企业中的平均比重在70%左右。80后已经进入三十岁,在企业中的贡献和价值自然而然比重增加,“80后”主要聚集的行业是IT、电信等知识密集性行业。一些职场人士认为,“80初(1980年至1985年)”和“80后(1985年至1990年)”生人个性差异表现较明显,已经改变职场规矩。
“80初”的员工与“70”员工特点差别不大,但“80后”员工有鲜明的个性,另外,做事更愿意“民主、商量”,比较在乎平等和获得尊重,渴望人文关怀。当然,他们也有许多困惑,比如处于这个年龄段的职场人,多数已经结婚或准备结婚,结婚、买房、工作,压力负荷较大,所以经常听到“80后”抱怨“我要崩溃”。
职场主角的变化,自然带来新的职场规则,许多人力资源管理者都认为,如何针对“80后”特点,展开人力管理,眼下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研究的新课题,因为“尊重员工,平等处理与员工的关系,看似简单,实际上许多企业难以做到”。
企业校园招聘计划延伸到全年,高校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
本次报告对大学毕业生
评价最为正面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一直是关注的热点,很多企业对于招聘大学毕业生持有保留态度。他们针对每年招聘的大学毕业生都要进行相应的评价。多年来,大多数企业的评价都有相当比例的保留意见。但前程无忧发现,今年的报告中,典范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评价最为正面,包括知识技能、学习和工作意愿。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发中心在中国设立,大学生消费能力越来越强,典范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谁拥有更好、更多的高校人才和雇主品牌,谁就能在未来获得越来越强的竞争优势。
同时,大多数企业都表示,面向2011年大学毕业生的校园招聘将会非常火爆。2010典范企业应届大学生的招聘计划每家平均达到435人,特别是IT、电信等知识密集性行业,企业对高校人才的竞争极尽所能。典范企业中类似百度、中兴通讯和中广核集团等90%的人才来自校园招聘的企业不在少数。在典范企业中有专岗负责校园招聘,校园招聘从季节性延展到全年,招聘活动由一年一次发展到一年多次,企业培训从入职时扩展到实习阶段,校园活动从奖学金、校园大使到精英俱乐部、专业竞赛等多种多样。
目前,企业人才缺口很少体现在基层一线员工上,却集中在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上
二三线城市
中级技术、管理人员短缺
报告显示,典范企业的人才缺口很少体现在基层一线员工上。由于多数企业在2009年末已经预见到2010年的用工扩大,采用了比较积极的措施,包括增加薪酬、内部推荐奖励、增加保障性福利和员工关怀等,在吸引一线员工上没有太大压力。
职级上,典范企业主要缺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职能方面,专项技术人员与销售人员缺口最大;区域方面,二三线城市人才吃紧。本届典范企业人才招聘集中在上海和北京,但是成都、南京和沈阳的人才需求已经接近深圳。
另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商万宝盛华近日发布的年度人才短缺调查也显示,国内企业面临从生产作业操作工到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的全面人才短缺,且短缺程度比历年更加严峻。其中,生产作业操作工成为最紧缺的人才。据介绍,共有1384家国内企业参与了此次调查,有40%的雇主在努力填补职位空缺,比2009年高出25个百分点,创下该项调查开展5年来的最高纪录。今年的人才短缺不仅程度在加剧,同时人才短缺已发展到各个层次的职位。调查显示,雇主最难填补的职位依次是生产作业操作工、技术人员、管理层/高级管理人员。
人力资源专家表示,由于求职者所拥有的技能与企业所需技能之间存在着不匹配,企业难以找到它所需要的拥有特定技能的专业人才,这导致在供大于求的人才市场中仍存在着人才相对短缺,且这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