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奉贤中小企业的“老娘舅”——记奉贤法院“小江热线”
如果我说,只要一通电话就可以让一位意志消沉的企业家刹那间找回自信,可以让一家正逢绝境的企业顿时间柳暗花明,您相信吗?
今年4月28日成立的“小江热线(37190909)”,就是这样一条神奇的专线,专门负责为中小企业提供涉法涉诉相关咨询,破解企业运行法律难题。在成立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这条服务热线一次又一次用贴心周到的法律服务,赢得了在奉企业家们的赞誉,并逐渐开始为大众所熟悉。
“小江热线”的接线员叫江敏超,30多岁,看上去非常和气,她同时也是奉贤区法院民二庭的庭长助理、审判员。经验丰富的江敏超曾经在区法院少年庭、经济庭等多个部门工作,对于经济法领域更是驾轻就熟。短短3年间,她结案的832件案件中,没有一件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调解、撤诉案件数更是占到了整个结案数的73.6%。
江敏超并不是专职接线员。作为奉贤法院的普通一员,她与其他同事一样,平时依旧公务繁忙。尽管如此,小江却从没有因此对这条热线有过一丝怠慢。她常和身边的同事说,能通过电话为中小企业经营者提供法律服务,让他们更好的懂法用法,也让自己学以致用,这是双赢的行为,这让她很有满足感。然而,她的同事们却都深知,这样的满足感得来的实在有些不易。
不久前,小江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一名婚姻生活即将走到尽头的妻子。原来,这名来电者的丈夫是一家民企的股东,在外面有了第三者后,欲同妻子离婚。而就在不久前,这位股东还在私下里转让了大量的股权。转让的股权算不算夫妻共同财产,这让致电者陈女士非常困惑。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即将离异的陈女士夫妇,还涉及获得股权的第三人,并涉及是否有低价转让嫌疑等一系列问题。
“法律不是过家家,作为司法工作者,我们说出去的话,是要负责任的。当市民有困难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袖手旁观。”
尽管陈女士所遇到的问题,已经远超“小江热线”的服务范畴,不再属于单纯的企业经营类法律问题,然而,秉承着对来访者负责到底的精神,江敏超开始查阅相关的法律资料和案例,并请教周围一些办案经验丰富的法官,甚至多次前往市高院取经。功夫不负有心人,不久后,陈女士就等来了令自己满意的答复,这令她对江敏超感激不已。
这样的故事,经常在江敏超的“小江热线”反复上演。一次,有农民工兄弟向小江热线反应,区内的一家外企因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在资金周转上碰到困难成为被告,而用于支付工人工资的专用账户又被法院冻结,因此发不出工资。工人们得知情况后,正准备要闹事。江敏超了解此事后,立刻找到原告,说明原由,并立即组织原、被告进行调解,经过耐心、细致地辨法析理终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握手言和,这也让工人们顺利地在第一时间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血汗钱。
尽管“小江热线”的知名度正与日俱增,然而这个刚刚起步的热线同样也面临着各种问题的困扰。如何合理的调配时间,不漏接一个电话成了摆在小江面前最严肃的问题。“不能让任何一个打电话的求助者失望。”这是江敏超的希望,也是“小江热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