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奉贤人才招聘网

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职场薪闻 > 职业指导 > 简历指导 > 时评:农民也需要高温权益
时评:农民也需要高温权益
作者: 时间:2009/7/16 阅读:270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题为《悯农》的唐诗,十分确切表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情景。但笔者想说,在这个“赤日炎炎似火烧,如坐深甑遭蒸炊”的夏日,政府“高温关怀”更应该关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民们。

    日前有报道说,连日来的高温酷暑天气,个别地方发生有一位老农民在地里干活中暑意外,更让我们增加了对此的关注。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对于城里人只是一种想象,而对于农村人来说,就有真实的体会了。笔者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不但看到更体会过。越是高温,农活越多。而对于有的农活,说是“干活”还不足以表现农民的那种劳作强度,完全是“抢”。接触过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村里头有个农业术语叫“抢收抢种”,即“双抢”。上面这则报道里的老人,就是在高温下的“双抢”中发生意外的。其实,在高温下劳作的农民中,时不时就会有类似情况发生。

    当大气的温度、湿度达到临界点时,人体热量散不出去,体温超过忍耐极限,就会出现意外。正因如此,政府出台了“高温关怀”制度,给予了城市相关劳动者如“错时避高温上班”、“高温停工不停薪”、“高温津贴”、分发“防暑降温品”等“高温权益”。而对农民来说,只有在高温下望“关怀”兴叹。

    农民,也是国家公民的一部分,同样是劳动者,而且更是“冒酷暑战高温”或“冬战三九,夏干三伏”的劳动者,“高温关怀”不应止步于农民。

    《悯农》是唐朝的事,今天,我们不该仅仅是“悯工”,而是应该给予农民也本该有份的人性化的“高温关怀”,让农民们安全劳动,快乐收获。

    如何关怀?笔者建议:一是给农民发放“高温津贴”,让农民能买点“清凉”;二是送发防暑降温品,那怕是给他们发点清凉油或农村曾经发过的“救急水”之类的防暑药品,农民一旦中暑了,可以用来应急;三是让卫生医疗机构上门向农民讲解消暑保健常识。农民掌握了防暑知识,也有助于他们的自我防范。

来源:奉贤人才网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