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频道4月22日消息:市教委昨天上午举行发布会,首次发布高校大学生安全情况。2008年,全市59.84万名高校全日制本专科、研究生中,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63起。针对这些情况,市教委已经采取了系列措施,在2009年逐步将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
据悉,本市已实施高校技术防范三年达标计划。2008年市教委重点推进了高校学生宿舍等重点楼宇、重要部位的技术防范设施和“上海市技术防范地方标准”中强制性项目的建设。2008年本市高校投入技防建设经费5792.31万元,历年累计总投入达2.07亿元,技术防范设施已基本覆盖校园区域。市教委编制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已在2008级大学新生中推广实施。
完善后勤配备定期组织逃生演练
【情况】去年本市高校共发生事故灾难类安全事件18起,涉及学生26人,造成19人死亡,7人受伤。其中居首位的是交通事故,共10起,造成12死6伤,此外还有溺水2起(2死),意外受伤2起(1死1伤),火灾4起(4死)。其中,去年本市高校共发生4起火灾事故,其中一起是宿舍违章使用电器引发火灾事故,造成4名女生意外坠亡。其他3起起火原因分别为实验室器材爆燃、图书馆使用电器不当、餐厅油锅油沫外溢起火,均未造成人员伤亡。
【应对】“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高校内违章使用电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与部分学生确实有单独用电方面的生活需求、及部分学生生活简单化,如不愿意到楼下打水而直接使用热得快烧水等,都有直接关系。”市教委学校后勤保卫处负责人王立慷表示,今年本市高校将加强后勤方面的设施配备,以适应新生代学生的需求。“其实有些学校已经陆续在加强这方面的配置,如上海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已经开始在部分室内安装空调,部分学校在楼层内推广使用热水器,以确保24小时内有热水等。”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本市还将加强对高校火灾隐患的排查;建立健全安全用火用电的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此外,今年,本市高校每学期还将定期组织开展人员聚集场所的应急逃生疏散演练,尤其是学生宿舍、高层教学楼及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人员聚集场所,必须经常组织开展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活动。去年,全市15.5万大学生通过军训或专题教育,开展了急救互救培训,约5万中小学生接受了防灾抗灾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年内每3000学生配一心理咨询师
【情况】去年本市高校共发生社会安全类事件45起,涉及学生47人,造成36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居首位的是自杀事件,共23起,造成19人死亡,4人未遂;15名大学生因突发疾病死亡,主要由于心脏、哮喘等疾病所致;校内外故意伤害事件7起,造成2名学生死亡7人受伤,其中5起为3人以上的斗殴事件。
【应对】市教委副主任莫负春表示,在自杀的学生中,约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存在抑郁症状况,其中学业、感情纠纷及家庭原因成为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市教委德育处处长赵扬表示,针对这些情况,2009年,本市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查,制定《2009-2011年上海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根据规划,本市将在3年内,实现每3000名高校学生拥有一名专职心理咨询师的目标。同时,争取在本市所有高校内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在已有25个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达标中心的基础上每年再建设5个;发挥目前5个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的辐射作用、建立1-2个督导中心。同时,还将在高校全体辅导员、教师队伍、管理人员各类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市教委还要求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选课、选修课。
3年内使上海所有学生都会游泳
【情况】去年发生的10起交通事故中,5起发生在外地,分别是学生自行外出旅游、寒暑假返乡等途中遭遇车祸,共造成7人死亡;另有5起为学生在本市校外社会道路上遭遇车祸,造成5人死亡。去年因溺水死亡的大学生有2名,1名是暑假在外地游泳溺亡,1名是周末参加亲友喜宴饮酒过量,返家途中落水溺亡。去年高校发生2起大学生意外受伤事故,其中1起为学生参加空手道社团活动时,被对手踢中头部,伤势过重,不治身亡;另1起为学生做试验过程中玻璃烧瓶发生爆裂,致使该学生手部受轻微伤。
【应对】对此,市教委体育卫生科普文艺处处长王从春表示,今年本市明确要求在中小学生及大学生中推广游泳,确保3年内使每个学生能够学会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