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作为上海的农业大区之一,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奉贤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进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奉贤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现状
1、促进就业方面
(1)劳动力基本状况:奉贤区常住人口近90万人,户籍人口近52万人(农业人口19.7万人,非农人口32万人),其中属于劳动年龄段的近34万人。(2)就业基本状况:截至今年3月底,奉贤区城镇失业、就业再失业人员约有1.3万人(其中登记失业5550人),征地无业人员3.8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3.1万人,新成长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约5600人,全区约有9万劳动力需要就业,其中16至35岁年龄段3.5万人,需要就业人员中青年人约占39%。
2、完善社会保障方面
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努力,奉贤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格局已经形成,其中城保8.4万人,镇保16.2万人,农保7.3万人,综保12.4万人。
二、对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一些思考
1、关于促进就业
(1)加快经济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后几年将每年投入近百亿元,用于加快发展。通过大批引进高质量项目,不仅每年可净增200—300亿元的产值,同时每年可新增6000—8000个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使之吸纳更多的新增劳动力就业。二是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7-10万涉农劳动力中的大部分引导转移到涉农产业。三是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2)引逼劳动者转变择业观念。要帮助劳动者特别是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加快转变择业观念,结合奉贤区《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的5个计划和25条实施意见,促进劳动者就业。(3)引导和鼓励企业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在经济困难时期,一方面政府要帮助企业解难题、渡难关,另一方面要引导和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帮助企业挖掘潜力,促就业、保岗位,稳定就业局势。(4)进一步提高就业培训服务的实效性。职业技能培训应以就业为目的,以培养实际能力为主,市场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企业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大力发展“定向”和“订单”式培训。
2、关于社会保障
(1)发展经济,要尽可能地挤出资金,加大对农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同时,先行(争取明年)实现农村合作医疗的全区统筹。(2)提高农民收入,鼓励参加商业保险。一方面要继续扩大非农就业,使之纳入城保、镇保;另一方面要多渠道拓展农民增收途径,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3)扩大企业和个人投保面,并逐步向镇保过渡。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农保纳入镇保,彻底解决农保问题。
(课题组成员单位:区人社局、区残联、区农委)